2019年8月14日,海燕政策研究论坛线路1法学院“惠法化贫”暑期社会实践队先后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银川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调研,以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发挥职能优势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过程中的创新之举和问题所在。
实践队赴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研
上午11时,实践队前往银川市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厚亚妮开展交流座谈会。据厚亚妮主任介绍,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致力于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力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着力完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延伸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深入移民区推进精准扶贫等工作方面进行着有价值的探索与努力。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精准发力,深入月牙湖移民区,对在册贫困户进行住户走访,精准识别法律援助对象;一村设立两个法律顾问,最大限度满足贫困群众法律需求;制定发放便民服务卡,便于贫困群众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贫困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加大对法律援助服务精准扶贫的集中宣传,扩大群众知晓度。
实践队赴银川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研
下午1时许,实践队走访了银川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与工作人员马璇及唐婷婷开展座谈。银川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对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致力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正积极推进打造“智慧银川”的工作。
工作人员马璇向实践队队员们详细演示了正在进行试点的银川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该智能机器人具有法律机器人问答、自动生成法律文书、远程律师视频解答等功能,未来设想该智能机器人将覆盖偏远乡镇,以解决偏远贫困群众的法律需求,并一定程度上缓解自治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律师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及解决机构事多人少问题。
队员们还了解到,宁夏法律服务网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分别实现了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网通”和“一线牵”,让贫困群众轻点鼠标、拨打电话即可申请法律援助;通过各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心(站、室),打造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方便打通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此外,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心(站、室)围绕法律援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兴旺、生态移民、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困难群众和建档立卡户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力促贫困村脱贫致富。
谈及普法宣传效果时,相关负责人表示普法宣传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法律意识,咨询的案件数量不断上升,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受限于自身的文化程度与少数民族的特殊性,法律扶贫仍需与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共同发力;谈及公共法律服务经费保障问题与机构队伍建设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倚靠上层设计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将法律援助案件补贴经费、法律援助基础设施、办公设备、宣传经费、工作站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适当予以增长,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谈及专业型法律人才欠缺与跨区域对口协作时,相关负责人表示“走出去”考察学习较为短暂和表面,通过跨区域对口协作将法律人才及其从发达地区带来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思想“引进来”才能从根本上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队队员们认识到公共法律服务作为国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的无偿法律服务,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助推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意义重大。
脱贫攻坚非一朝一夕,法律援助须携手同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应聚焦中央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融入精准脱贫战略中,切实做好服务贫困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为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身贡献。
下一步,海燕政策研究论坛线路1法学院“惠法化贫”实践队将进一步深入基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实地调研,为法律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贡献己力。
海燕政策研究论坛线路1法学院“惠法化贫”实践队
图/文 辜宝钰